《我的诗篇》:地下800米,诗就是头顶的一抹光亮
文 | 全钲子(台北)
编 | Stone Drinker(北京)
《我的诗篇》是一部不像纪录片的纪录片,也是一部最诗意的纪录片。它是首部通过普通观众众筹进入院线的电影,在去年一年里,它走过205座城市,一共有1349名温暖又陌生的观众众筹观影,放映了一千多场,从2014年开始拍摄,辗转多地一年的拍摄和三个月的后期,在2015年上半年就完成并小规模公映的电影,终于在2017年破茧而出走进影院,1月13日起在全国院线上映。
《我的诗篇》北京众筹观影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我的诗篇》记录了五名工人与诗的故事,这些工人的生活面对的是幽暗的地心深处和轰鸣的流水线车间,但他们内心深处却都是一个个诗人。这五名工人,有父亲瘫痪母亲癌症的爆破工陈年喜,有十四岁就进服装厂打工的邬霞,有工作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有叉车工乌鸟鸟和在2014年跳楼身亡的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许立志。
在电影筹备前期,剧组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全国各种各样的方式找到了上百位工人诗人,从中选出了六十位放到《我的诗篇》这本书之中,导演秦晓宇再通过他们的诗进行筛选,选出来十几位进行拍摄,到最后剪辑时选出来现在的几位主人公。导演意图用一组群像来呈现一个全景,完成一个宏大的叙事,希望大家通过这部影片,能够对中国工人的基本处境、生活命运、他们的苦闷和伤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诗人群像图
你可能无法想象,在现代社会中会有这么一群人如此热爱着诗,而这群人是普通的工人。当提起工人的时候,我们无法准确的想象出他们的脸庞,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名字,在大部分人眼里他们就像一个个穿着蓝色的制服规整的坐在座位上有序的做着一样工作的“复刻人”。在我们的城市中有一种最重要的原理叫“工作服原理” :一旦你穿上工作服你就隐形了,我们不把穿工作服的人当成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从未关心过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内心,而《我的诗篇》给了他们一次发声的机会,将他们给世界、给陌生姑娘、给所有像他们一样的人的情诗读了出来。
导演在采访中说道:“和许多关注底层、聚焦打工群体的纪录片不同,我们不仅要呈现具体的生活情景,还要通过诗歌表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以很多人看了会有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会同情他们的处境和遭遇;另一方面,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文化创造力,又令人肃然起敬。人的精神世界,是摄像机无法探入的地方,但它是一片深海,是诗歌生长的地方。因为有诗歌这一媒介,我们可能比许多影片更加能够走进人的心灵深处。”
老井《贝壳》
《我的诗篇》中有三个结构:第一个是诗歌的结构,第二个是工人们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生活,第三个是一场诗歌朗诵会。整部纪录片将三个结构穿插着讲述。
在第一个诗歌的结构中,导演用大量艺术化的镜头去表现诗歌中意象化的东西,让观众在读每一首诗的时候更能深入其中。但这也是整个电影最大的弊端,正因为艺术化的处理,抒情的部分太多,让这部纪录片失去了纪录片的镜头感,也会让这部纪录片失去一种诚恳的目光。虽然纪录片也是通过蒙太奇去表达作者的思想,离不开镜头的设计。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在许立志去世后对许立志家人的采访,画面右侧他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但许立志的椅子是空的,而画面右边是对联上的“好前程”,这种隐喻式的镜头设计可以增强观众对情感认同,但个别设计太多的镜头会让人质疑纪录片的真实性。
许立志《我爱你们,我的亲人》
第二个部分是这些工人诗人从农村到城市打工和他们的生活,这部分是纪录片的重点,想要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一个人,艺术是来自于生活,电影中这些工人的诗都是从他们的生活结合自身的阅历融合出的,像乌鸟鸟在他的诗中还是有着一股对生活反抗的犀利,邬霞的诗更多的是身为一个女人对爱对美好的憧憬,而在陈年喜诗上,看到更多的是一个中年人对生活的释怀。陈年喜在《宿命》中写到“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我选择爆力,劈山救母”,陈年喜在得知母亲患喉癌后,自己在地心深处钻着一个个孔,开着一个个矿时写下这首诗,他早已经将那个当年为爱人“马放南山,绕开死亡”的豪气放进了骨子里,选择用这份豪气劈开山,养活自己的一家人。
陈年喜在陕西丹凤的老家为瘫痪的老父理发
工人加诗人这样的双重身份,注定让他们充沛的内心世界与冰冷肮脏的工作环境和绝望的生活氛围格格不入。而导演选择用许多工人工作的画面与他们的诗句相结合在一起,这些画面也是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眼中的工厂工人的影像表达,这样处理让我们对诗的理解通过影像展现了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原来在诗人眼中他们世界是这样丰富的。在许立志的《流水线上的兵马俑》中,导演将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工人和兵马俑放在画面中对比,让观众体会到了在许立志的眼中,他们流水线上的工人就跟秦朝时的苛刻的军队一样,被严厉的军事化管理着,被压迫着。
沿线站着/夏丘/张子凤/肖朋/李孝定/唐秀猛/雷兰娇/许立志/朱正武/潘霞/苒雪梅/这些不分昼夜的打工者/穿戴好/静电衣/静电帽/静电鞋/静电手套/静电环/整装待发/静候军令/只一响铃功夫/悉数回到秦朝
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而在电影后面许立志部分的开始,就是配合着许立志的诗《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在诗中他描写了在他自杀之后有人去整理他的房间,他的房间中窗帘紧闭没有阳光,地板上都是空酒瓶和腐烂的食物,可在桌子上还是有着一本惠特曼和海子的诗集,从这之中我们看到的流水线工人在这如刑场一样的工作环境中,敏感的内心感受无法在现实生活得以满足,他只有通过诗歌酒精逃离现实,做出无力的反抗。
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
那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
会走进我的房间
收拾好我留下的残骸
清洗我淌满地板的发黑的血迹
把凌乱的桌椅摆好
把发霉的垃圾倒掉
把阳台上的衣服收回来
那首没来得及写完的诗会有人帮我写完
那本没来得及读完的书会有人帮我读完
那支没来得及点亮的蜡烛会有人帮我点亮
最后是那抹长年没拉开的窗帘
帮我拉开,让阳光进来逗留一会儿
再拉上,然后用钉子死死钉住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庄严肃穆
收拾完这一切
人们排队离开
再帮我把门悄悄带上
在邬霞那个没有花却叫“翠景花园”的农民工房中,简陋的家中墙上还是挂着邬霞年轻时候的写真照片,她每天熨烫着吊带裙时眼前是茫茫的蒸汽和大量枯燥反复的工作,可这时念出她的诗,原来她在枯燥的工作下内心不是抱怨和牢骚,而是充满对吊带裙美好的祝福。在老井心中,下矿就像下地狱一样,在那种阴暗角落里高强度挖煤下,老井眼中看到的却是煤块下是否有蛙鸣,是否还有着生灵。导演镜头下诗意的表达根源来自这些工人诗人,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上,用影像做一个表达,这也将他们炙热的内心感受与冰冷的生活状态呈现给了银幕前的观众。
穿着工作服为他人熨烫吊带裙的女诗人邬霞
第三个部分是一场诗歌朗诵会,也是这部纪录片中“设计感”最强的段落,这是由《我的诗篇》剧组主办的一场诗歌朗诵会和研讨会,将这些工人诗人们云集在一起,在导演眼中这是一个特别值得记录的文化事件。这个朗诵会让所有工人诗人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就像被拆成无数碎片的灵魂,在这场朗诵会上大家相遇相知,拼凑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在朗诵会之前,陈年喜因为要讨回拖欠的工钱,被大雪困在秦岭深处,并且无心再拍摄,导演几经波折联系到他之后说服来陈年喜下山,于是陈年喜在大雪茫茫的秦岭山中,双脚泥泞的走了十八公里山路下了山。陈年喜与这些跟他一样的诗人相处几天之后,他肯定了《我的诗篇》的价值,因为这部电影让他们不再孤独。
曾经有一个记者采访过陈年喜,采访过后记者对朋友说陈年喜提到的中外文学书籍,都是记者不曾听说过的。这个每日在没有信号的深山中,与爆破,黑暗,孤独为伴的男人,书籍是他唯一的慰藉,他在经历多少树木凋零和重生之后,在石壁下,土堆上,简陋房屋中,酝酿了出一句句从灵魂而出的诗句。
陋室中写作的陈年喜
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很多,想探讨的社会问题也很多,所以在拍摄工人故事时最后特意强调出了这些工人在社会遇到的困难,和这个阶层在社会的无助。其实在我看来这些表达有点太多余,不如单纯的讲出工人与诗的故事。观众了解了一个人,也就读懂了他的诗,当观众读懂这六个人的诗也就读懂了这阶层的生活,自然也就读懂了社会的问题。刻意地去体现反而削弱了前面故事沉淀的下的情感。
许立志《远航》
《我的诗篇》在某一方面和贾木许的《帕特森》有相似之处,都是将诗意与现实生活的交融通过影像表现出来。但在《帕特森》整部电影的趣味是中产阶级的,是将这个世界的美好的诗意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中的帕特森是一个公交车司机,他用诗去对抗自己生活的平庸,他的诗是对生活中美好的细节的描写,他用细腻的情感在无聊的生活中找到自己诗意的世界,就像他最喜欢的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诗一样,他们是将诗写给一个人,写给一颗李子,写给一盒火柴。
作为一名司机的诗人帕特森
而《我的诗篇》中的工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将自己的困难去诗意化的表达,他们是社会的底层人民,他们的生活就像是在地心深处800米的黑暗之中,而诗就是头顶的一抹光亮。他们在与生活的不公作斗争时,在努力工作只为了全家饱腹的时候,诗是对工人阶层的解放和救赎。他们的诗中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也带有自己一丝丝微小的希望。就像电影中老井所说,他写东西是为整个工人阶层而写,想将他们的生活展现到世人的面前,他们的诗是为了一个团体而写,这部电影也是为了一个团体而拍。
井下800米的旷工老井头顶的光
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不是这些工人诗人在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在社会上的不公与无奈,让我为之感动的是一种力量,诗的力量,艺术的力量。电影中许立志的爸爸就说“觉得写诗没有什么用”,这也是很多人的感受。诗,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最不被人重视的艺术,可这部电影就是告诉了你,诗是伟大的,生活不可能失去诗歌,不可能失去艺术。
在列车上写诗的彝族诗人吉克阿优
诗歌是最能触及人的灵魂的,这些工人的每一个首诗都是真真切切触动着人心,让你感受到另一个不同的灵魂怎样将自己的遇到的苦难,通过艺术性的表达,去解放自己慰藉自己。许立志自杀前写过一句诗“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 ,因为他拥有了诗歌,他将自己所余下的生命浸入到自己一段段诗行之中,所以他无憾了。而在邬霞的生活中,她为穿上自己亲手熨烫的连衣裙的姑娘送上自己的祝福,送一句“陌生的姑娘啊,我爱你”,这让人不禁感慨,穿上她熨烫过的裙子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是诗让她在辛苦的工作面前也保持自己滚烫的心,如果没有诗歌,那带着怨念的熨斗早已烫平她的生活,没有人再为陌生的姑娘送上祝福。
穿上吊带裙的邬霞
看过一篇导演访谈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拍摄乌鸟鸟去人才市场找工作时候,每一个应聘者都对他说很戏剧化的话语,而这些人都是真实的现场抓拍,当有一个机器架在一些人的面前时,他们就会说很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是反映出来现代人的一些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念,总是在不停的说自己,没有人能仔细静下心来听听别人的看法,我们说话大于我们倾听,而电影其实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特殊的途径,我们可以进走电影院,静下心来看看这些被我们一直忽视的工人的故事,听听他们对艺术对人生的理解。
即使这部电影不成熟,可它将一个特殊的团体放在了大众面前,让无数个心灵与诗歌碰撞,这一点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动人的不只是那些替他们发声的文字,更是影像表达背后的故事,是艺术和生活的连接。电影就像一扇窗户,窗外是一个我们从未了解过的世界,只要你愿意打开这扇窗,走进诗人们敏感柔软又坚强的心里。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郑大圣 | 赫尔佐格 | 伯格曼 | 玛伦阿德 | 祖拉斯基